腹内疝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六岁时,写了一首蔷薇诗,
TUhjnbcbe - 2023/7/27 21:30:00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m.39.net/news/a_9229355.html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m.39.net/news/a_9229355.html

“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

很难让人想象得出,这首诗出自一个六岁的女孩之手,但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大唐女诗人在写出这首《蔷薇诗》的时候只有六岁。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而这种大唐特有的气质在诗坛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唐叫得上名字的诗人不止数十位,有名的诗篇不止数百首,而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女诗人的身影。

比如李季兰、薛涛、鱼玄机和刘采春等,这就是著名的大唐四大女诗人。其中又以李季兰性格最鲜明、诗情最为浓烈,她的一生极为绚烂,但是结局也极为凄惨,而这种悲剧在她六岁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李季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书香之家,她聪慧非常,自小就得父亲亲自教导,六岁那年,被父亲抱着在蔷薇架下赏花,其父就想考考这个聪慧的女儿,让她以眼前的蔷薇来作一首诗。李季兰略一寻思,脱口而出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就是“经时不(也写作“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李季兰作完这首《蔷薇诗》后,就等着父亲夸奖她,但是她的父亲不仅没有表扬她,反而摇头叹息,他并不是觉得这首诗写得不好,只是这其中的寓意让他担心。诗中的“不架却”谐音可不就是“不嫁却”吗?六岁的李季兰就能有这样的见识,那大了还了得?

其父认为“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没想到后来的李季兰真的应了其父的话语,正所谓“士有百行,女唯四德”,而李季兰偏偏不是这样的,这也注定了她的特立独行,好在大唐本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因此,李季兰并没有不容于时代。

十岁之后的李季兰被父母送到了道观,不知道这是父母的意思,还是李季兰的意思,很多人认为这是她的父母为了规范她的行为所以才决定将她送往道观,但四姑娘更倾向于这是李季兰自己的主意,她不愿意嫁人,不愿意过普通女子那种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才说服了自己的父母,成为一名女道士。

等李季兰及笄后,渐渐名声显于外,《唐才子传》记载:

“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

这是一位才华横溢又不拘世俗的女道士,我们知道,大唐的女道士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拘于道观,不问红尘的人。相反,当时的女孩子之所以成为女道士,只不过想过相对自由的生活,她们不愿意嫁人,不愿意圉于后院,所以才当了道士,来躲避沦为普通妇人的命运,比如太平公主也曾做过女道士。

这样的女道士除了在穿着上符合道士的身份,其他的都不是,她们相比于普通女子,更加自由,甚至很多与男子多有接触,有的更是生活比较混乱。

李季兰成为女道士后,自然也不会真的圉于寺院的单调生活,她交游文士,与不少的文人都有交往,也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他们在她的生活里突然出现,又突然离开,只留下李季兰寂寞如兰,因此她的很多爱情诗都是悲伤的。

她曾“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他们之间要说是爱情也可以,要说是友情也可以,但若说是爱情,则多半是暗恋,是单方面的,更多的是友情上的接触。

李季兰生病的时候,陆羽去看她,她还曾为此写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其中有一句是“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而与释皎然的接触就更有意思了,李季兰曾写过一首诗表白释皎然,其中有一句是“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是相当的大胆豪放了,但是她得到的回应却是很打击人的。

释皎然是什么人?他是谢灵运的后代,也有说法是谢安的后代,总之家世不简单,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的造诣颇高,唯独对爱情不感兴趣,对于李季兰的真心,释皎然直接回复了一首诗: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当然李季兰也不介意,和他们照常交往,她还和刘长卿的关系比较好,他们之间经常开玩笑。刘长卿得过疝气,李季兰直接说“山气日夕佳”,刘长卿也不介意,回道“众鸟欣有托”。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不浅。

而且,李季兰确实在文学上造诣不错,她写过一首著名的《八至》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季兰生活在盛唐转衰之际,唐玄宗听说她的诗才后,曾将她召进宫中去。她在宫中待了一个多月,得到了丰厚的赏赐,然后才被唐玄宗放出宫去,她这第一次进宫的经历还是挺愉快的,至少没有毫发无伤的离开了,但是第二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唐代宗晚年将李季兰召进宫中,李季兰一住就是好几年,李豫登基之后,她依旧住在宫中,时间很快就到了年,这一年的八月,李希烈围攻襄城,李豫命舒王为几道节度诸*行营兵马都元帅,领数镇之兵攻打李希烈,又让泾原诸道兵马救援襄城。

只不过,当泾原兵长途跋涉到达长安后,并没有得到什么丰厚的赏赐,反而只有粗茶淡饭,这样的待遇自然惹怒了这些人,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泾原之变。李豫带着一部分身边的人仓皇逃往奉天,而李季兰等人依旧滞留在宫中,

很快,长安城中就变了,朱泚被拥立为皇帝,他听说宫中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就将她找出来,让她作诗,为了继续活下去,李季兰不得不虚与委蛇,写了赞美朱泚的诗。

这件事成为李季兰永远的污点,等到年,唐德宗李豫回到长安后,她也就迎来了自己的结局。作为皇帝,李豫怎么可能容许别人背叛他?他下令将李季兰乱棍打死。将一名女子乱棍打死,可见李豫对李季兰的恨意有多重,可叹一代佳人就这样香消玉殒。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六岁时,写了一首蔷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