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公元年08月01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中国来说,是建*节,是举国*民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决定到《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编辑部作一次访问之旅。
7月31日,乘坐高铁到达北京已经18:30,转乘地铁还换乘3次从八角地铁站口出来,有朋友在地铁口接我(感谢我的朋友们),又乘车一刻钟到达编辑部附近一快捷酒店。和几位先期抵达的同道相互认识交流并简单用餐,然后休息。一夜无话。
8月1日,一早用餐,朋友独自带我早早来到中华医学会《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编辑部门前等候。编辑部主人还没有到达,我在门口见到编辑部的金色招牌。尽管平日工作中常阅读学习杂志,第一次来到这里还是很兴奋,毕竟从中学习大量知识,相伴我成长,应该是无形导师了。
兴奋之际,与招牌合影留念。
来之前已和编辑部主人联系好,稍等一会主人就到了,其实离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主人远远走来,我急迎上前握手致意,并叙想念之情。主人身材高挑,风姿气质一看就是一位饱读诗书之新时代知识分子。主人长我几岁,但看去年轻,一直尊称大姐。进入办公室,其实办公室不大,有16平方左右,房间布满了各种资料,荣誉证书。就是在这个狭小的办公室,通过杂志把我们国内疝外科同道的学术成就传播到国内外。杂志每年6期,每期40余篇文献,可见主人的工作量之大。其实和编辑部主人相识已经是3年前了,一直对编辑部有敬佩崇爱之情。主人在疝外科界是名人,同道们都爱称霞姐,我也就称霞姐了。
编辑部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是编辑部对国内疝外科的推广教育贡献很大。编辑部推动的学术巡讲,为推动国内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结合近期我们工作,可以体会编辑部所做的努力。霞姐向我介绍了学术会议筹办前准备的细节,从会议参与各方的协调,会议会务组组建,到会议承办地条件评估,会议地点勘察,做了较为细致介绍。另外还有会前发动,会议招商,产品发布,新技术发布,学术活动安排等都给予我指导。尽管与霞姐只交流不到半小时,但受益匪浅。随后霞姐安排我去杂志依托方“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参观学习。
医院京西院区疝和腹壁外科目前已发展到60多张床位,每年例次手术,是临床教育基地。手术安排已开始,我直接进入手术室,我参观了4台手术,分别是双侧直疝Tapp、左侧斜疝Tapp、右侧斜疝术后反复感染窦道形成4次术后病人、疑难左下腹切口疝。
第一台手术是王帆医生主刀的双侧直疝。
王帆医生是团队“四大金刚”之一,团队内部冠以爱称,其实既是关爱,也是压力,明显可以促使自我进步。有金刚,自然还有左右大护法,这是我猜想吧(*^__^*)。金刚果然功法不凡,步步为营,刀法细腻,解剖到位,视野清晰,补片选择轻质大网孔,粘合固定。值得一提的是腹膜瓣缝合,边距4-5mm针距6-7mm,非常均匀严密,缝合后腹膜较为松弛。从中看,他们一定是总结经验基础上得到了今日之习惯,值得同道们学习。
第二台是陈杰主任的清创术。
陈杰教授相信同道们都很熟悉了。医院做了充填修补,术后恢复好,但一段时间后局部疼痛,并形成窦道,在当地经过2次清创引流,没有愈合,又来这里做了一次清创,但仍没有愈合,不过这几次都没有去除网塞。这一次采用了杂交联合技术。
先腔镜下进行初步分离,保护重要结构,然后开放手术切除窦道,去除补片。看我记得简单,但是手术设计,和手术者的娴熟技术非常值得学习。
第三台手术是申英末教授主刀的左侧斜疝。
这就是我猜的“大护法”吧O(∩_∩)O。到这里就不必提技艺了。边做边讲行云流水。每个手术步骤的解剖要点,“去腹膜化”“门帘子”“摆放补片”等技巧,讲述详细。并强调了补片常规粘合和粘合技巧,我想这应该也是经验积累吧。还讲了轻质大网孔和传统重量补片挛缩的区别,尤其弹性瘢痕的概念,我是第一次听到。
第四台手术是陈杰主任主刀的左下腹切口疝。
疝口大约15cm*10cm。手术采用开放腹膜外stoppa(sublay+cst),复杂疑难手术到了这里也就似乎简单了。手术大开大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选用30*20cm补片。手术中陈主任边做边讲,受益良多。手术的难度已不在术中,而在于术前诊断和手术设计了。
连续参观四台手术,不知不觉已近13:00,中午简单吃饭后就开始进入开放式学术交流。申英末教授主持了《D10腹膜前技术概要》,我个人对腹膜外技术深有体会,并积极应用和推广。申教授穿插交流了科室艰难发展历程,从2.5人到23人强大队伍,从局麻手术到杂交手术。从11张床位到60张床位,手术量从每月30台到每月台。还讲了发展中的一些花絮故事,比如谁是第一个用补片的人?相信这个很难有定论(*^__^*)。
时间很快就过去,由于各自匆忙,没来得及合影,不过大家经常见面,相约下次来山东见面吧。通过这次访问学习收获很大,技术自不必说,尤其科室管理、发展思路、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非常值得借鉴。
专家介绍:
薛运章
山东省泰山疝病基地负责人
山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非公医协胆石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泰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山东省泰安市优秀专利发明人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