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
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右侧比左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老年患者中直疝的发生较为多见,是因为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而诱发疝的形成,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
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我院普通外科团队已熟练掌握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包括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epefitonealprosthetic,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extraperitonealherniarepair,TEP)和腹腔内置片修补术(Intraperitonealonlaymesh,IPOM)等3种术式,其中IPOM修补手术常规尚未达成共识,我院主要针对TEP和TAPP前2种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应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腹壁疝外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创口小,恢复快。近期我院完成的两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患者男性,邓某,24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腹股沟出现一包块,如杏核大小,平卧时包块消失,站立或咳嗽时包块明显,站立时间久后伴有胀感,未做任何治疗。经我院查体示: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大小约3.0X3.0cm肿物,局部无红肿,无触压痛,质软,表面光滑,按压肿物或平卧时肿物消失,按压外环口肿物不脱出,未进入阴囊,左侧未见异常,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如下图:
患者老年男性,王某,73岁,主因“发现右下腹包块1月有余”入院,患者既往12年前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具体情况叙述不清)。经我院查体示:右侧腹股沟区可见皮下隆起肿物,可触及一大小约4.0X4.0cm的肿物,肿物位于皮下,无触压痛,未进入阴囊,左侧未见异常。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既往曾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史,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复发性),遂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如下图:
近年来,采用腹腔镜技术修补腹股沟疝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金标准,那么腹腔镜技术较之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方式而言有哪些优势呢:
(1)传统手术
患者术前、术后禁食,术后要卧床数日、输液,安置尿管,患者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传统开放手术需在腹股沟区做一个长约7-8CM的切口,而许多合并有心、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而无法手术。
(2)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1.术后疼痛轻微: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痛感,术后不需注射止痛药;
2.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后患者2-3天即可出院,出院后即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
3.美容效果:腹腔镜手术仅需在腹壁上做三个0.5-1.0CM的小切口,美容效果显著;
4.腹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并不需要另外增加切口,因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疝可以避免原来的手术切口,使手术更为简单;
6.腹腔镜手术可以一次手术同时处理腹股沟疝和其他疾病,如胆囊结石、阑尾炎等。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注意事项: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一般临床效果良好,但是如果术后的日常护理没有做好,疝则有复发的可能,要特别注意。因此并不是说手术完成后就万事大吉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1.出院后早期请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医院复诊;有任何不适,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
2.出院后若发现伤口红肿热痛,有分泌物流出,异味或渗血现象,请尽速复诊治疗;这种并发症在腹腔镜手术后已经变得很少。
3.养成规律的生活,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及多喝水,以防便秘及排便时用力使腹压增加,疝气复发。
4.手术后一个月内应避免用力解便,仰卧起坐,爬楼梯,骑脚踏车或摩托车;保持大便通畅。
5.手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提重物。
6.术后避免着凉引起咳嗽及气管炎发作,吸烟患者尽量戒烟。
7.男性合并前列腺腺增生症小便费力者,可服用相应治疗药物。
8.体重超常患者应尽量控制体重,适当减肥。
门诊-
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