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写全影响干细胞疗法疗效的因素 [复制链接]

1#

点击蓝字
  MSC具有多重功能,比如有免疫抑制功能、促进机体组织器官的修复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再生、支持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因而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临床应用的明星之一,已经有很多报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MSC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细胞质量、注射途径、最佳剂量、治疗时机。
  细胞质量
  先来大概定义一下“细胞质量”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细胞质量指单位细胞或单个细胞所对应的生物学效力;效力越高,细胞质量越好。那么,什么是生物学效力(BiologicalEfficacy,也可以缩写为bio-efficacy)?
  先来理解什么是效力,英文单词是efficacy,不是effectiveness,effectiveness指效果。效力包括强度(strength)和效果(effectiveness)两个因素,即相同强度(一般指浓度)下所取得的效果。比如,路人甲一天能搬2吨的砖头,但一天只能写一段SCI英文句子;路人乙一天能搬1吨的砖头,但一天能写三段SCI英文句子。那么在搬砖头方面路人甲的效力就高于路人乙,在写SCI英文句子方面路人甲的效力就低于路人乙(假设每段SCI英文句子的字数一样)。因此,我们谈效力的时候,一定是要明确到做具体的事情。效力这个概念广泛用于生物界,包括杀虫剂、药物。
  因此,讨论MSC的细胞质量或生物学效力,就离不开具体的适应症。我们应该在一个适应症范围内谈论这个效力如何如何。比如,MSC同时具有免疫抑制和促进血管再生的功能,分别治疗两大类不同的疾病,那么相对应的就有两个生物学效力指标。
  有一些参数可以反映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比如细胞活率、供体特性(1,2)、克隆形成能力(3,4)、细胞大小(5)、免疫抑制能力(6,7)和细胞因子分泌量(8-10)。这里简要介绍细胞活率和供体特性。
  1、细胞活率(cellviability)
  这个好理解。就是MSC进入人体之前,MSC针剂里还有多少MSC是活的?
  在文献中明确提及MSC的细胞活率的情况不多见。不同的临床研究所用的细胞活率有所不同,细胞活率有80%(11-13),有85%(14-16),有88.2±6.1%(17),有90%-97%(18),有92%(19),有95%(20-22),还有存在70%的情况(23-25)。不少国外的文章提到的细胞活率低于90%,所以别惯性思维地认为国外的干细胞质量就是好。
  活率90%以上的细胞制剂和活率只有70%的细胞制剂,相同的疾病情况下,治疗效果难免会有较大的差异。毕竟,MSC需要活着,而且还要扛过肺部的清除,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所以,细胞活率真的很重要!
  2、供体特性
  供体特性包括“供体年龄”和“供体的身体状况”。
  (1)供体年龄
  供体年龄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因为来自年轻供体的MSCs似乎具有更大的活力、增殖潜力和抗氧化能力,而年龄较大的成年来源的MSC具有较低的增殖能力(1,26,27)。从年龄上来讲,脐带、脐带血和胎盘应该最具优势,乳牙牙髓次之,而骨髓和脂肪就相对年龄大点了。我个人非常不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作为MSC的供体去抽骨髓和吸脂肪来获取MSC。
  年龄越大,在骨髓中的干细胞就越少:刚出生时,骨髓1万个单个核细胞中就有1个是MSC;30岁时,MSC的数量减少到骨髓25万个单个核细胞中才有1个MSC;到80岁时,MSC的数量就更少了,骨髓万个单个核细胞才有1个MSC。
  性别可能对MSC的某些功能有影响。比如有研究显示女性来源的MSC表达更高水平的IFN-γR1和IL-6β,从而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能力(28)。
  (2)供体的身体状况
  有不少研究证明疾病也会影响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尤其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自身骨髓的MSC出现功能异常,包括增殖速度减慢、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免疫抑制能力下降、分泌生长因子的数量减少等等病理变化,使得患者自身骨髓MSC不适合用于自己疾病的治疗。
  理论上,有可能存在某种先天性基因变异,导致MSC的功能出现缺陷,那么患者出生时的脐带、脐血和胎盘来源的MSC也不适合自体治疗。但是,目前还没见到这样的文章报道,只是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
  注射途径
  1、静脉注射(全身性输入)
  静脉注射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途径,并且允许输入大量的MSC。
  静脉注射最大的弊端就是肺部能清除超过60%的MSC,造成趋化到损伤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的MSC数量减少。这是为何?肺血管系统的特性,允许直径小于5μm的微粒或细胞完全通过,而阻挡大部分直径超过20μm的微粒或细胞(1)。人脐带来源的MSC细胞直径大部分集中在14-20μm的范围(见下图)。
  以此看来,患者使用MSC时,最好是提高肺部的血氧分压,至少是正常氧气含量的环境里。
  2、局部介入注射
  局部介入注射,包括联合生物材料的应用(例如用于矫形障碍的骨支架)、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脊髓鞘内注射、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气管内注射,都有利于MSC避开肺部的清除。
  (1)脊髓鞘内注射
  MSC应用的另一个常见输入途径是脊髓鞘内注射。
  MSC的脊髓鞘内注射常见于治疗神经病变类疾病,包括中风、脑瘫、自闭症等,并且此技术亦可以应用于大多数儿童(包括早产儿)。
  (2)脑实质内微注射
  在MSC治疗脑瘫的临床研究中,研究者评价了鞘内注射联合脑实质微注射MSC治疗脑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8)。在这个临床研究中,自体骨髓MSC在体外培养至4-5代,每次注射使用2X的MSC剂量;所有患者均接受鞘内MSC,但年龄较大或头颅较大的患者(5岁或头围50cm或更大),先接受2次鞘内注射,再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接受了脑实质内MSC微注射治疗;所有患者的总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脑实质内微注射并未带来额外的益处。研究者只是观察到短暂的低温和伤口疼痛,但没有更严重的不良事件。谨慎考虑脑局部微注射MSC这种治疗方式!
  (3)气管内注射
  早产儿常伴随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风险。一个小规模的临床实验验证MSC干预早产儿BPD的可行性(10)。这9名平均妊娠25.3周的早产儿的平均体重为克;前3名BPD患儿的MSC剂量为1X/kg,后6名BPD患儿的MSC剂量为2X/kg;治疗7天后,支气管分泌液中的炎症因子浓度明显下降,呼吸严重程度评分(RespiratorySeverityScore)改善明显。
  (4)结合生物支架
  干细胞结合生物支架治疗难治性疾病,尤其是神经损伤性疾病,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方向,有待更好的研究进展!
  最佳剂量
  MSC的最佳剂量取决于不同的疾病和严重程度以及输入途径。
  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MSC的使用剂量范围非常大,每名患者使用的MSC细胞数从四千多个MSC到上亿个MSC不等。
  局部介入的治疗方式,最低的剂量出现在MSC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案例中,韩国和法国各一项临床研究用量为多个MSC[2,3]。介入治疗最高的剂量出现在中国的一项临床研究,为MSC治疗糖尿病肢体大疱病,细胞用量为8.6亿[4];第二高剂量为2亿个MSC心肌注射[5-8]。局部注射的MSC用量超过1亿的临床研究还有:1.2亿MSC治疗克隆氏病肠瘘[9]、1亿MSC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10-12]、1亿MSC治疗缺血性心肌病[13]。
  静脉输入的细胞剂量相对比较稳定,常常采用每公斤体重数百万级的MSC,即(1-10)x/kg。静脉输入最高的剂量为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共移植的10x/kg[14],按照60公斤的体重,那也是需要6亿个MSC了;还有治疗GVHD的8x/kg[15,16]。静脉输入最低的剂量出现在MSC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植的临床实验中,为0.3x/kg[17]。
  最佳治疗时机
  MSC输入的时间也很重要:MSC应该是预防还是治疗?在临床研究中,也存在疾病尚未出现时给与MSC治疗的情况。MSC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最为常见,MSC能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排异反应(GVHD)和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存活率,非常适合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中配型达不到6个位点配对的情况。这时候,MSC起到辅助治疗的角色,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保驾护航。
  MSC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而且溃疡面的愈合并不伴随着疤痕组织的增生,这提示MSC能抑制疤痕组织增生,不仅适用于皮肤创伤的治疗(包括整形外科),还适用于开创性手术预防术后疤痕增生,比如最常见的腹腔术后肠粘连。需要注意的是,MSC的应用时机,因为MSC并不能消除疤痕组织,只是预防疤痕组织的出现。
  细胞类药物和传统化学药物非常不同的一点,那就是细胞是活的,而化学药物是死的。MSC作为活的细胞,进入到机体,必定会与机体内的微环境相互作用。
  在这里简而述之,那就是在病理状态下,缺血缺氧微环境有利于MSC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而且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能促进MSC分泌细胞因子(IL-1A、RANTES、G-CSF),但是总体来讲,炎症环境对MSC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因为炎症因子同样能导致MSC死亡,炎症环境还能提高MSC的HLA-DR(MHCII类抗原)抗原的表达,增强了MSC的免疫原性,被免疫细胞所识别,加速了MSC的清除。
  MSC也被应用于肾脏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在移植前给与MSC输入治疗,有利于减少器官移植后出现的排异反应,促进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和恢复器官的功能。当然,在肝脏移植后出现免疫排异反应,MSC也是可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给我们一个很明显的提示,那就是MSC的治疗时机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治疗效果。随着疾病从发病到急性发展到慢性阶段,临床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时间窗,适合MSC发挥最佳的治疗功能。更多干细胞疑问或需求可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