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科夫妻险漏诊自家孩子婴幼儿持续哭闹需警 [复制链接]

1#

文/姚依茵

我和老公都是儿内科医生,回忆往昔,每当我们牵着年幼的女儿出行遇友人,他们总会逗着活泼可爱的女儿羡慕地说:“宝宝,你爸妈是儿科医生哦!”言下之意当然是做两个儿科医生的孩子应该无比幸福,百*不侵吧。我和老公相视一笑,育儿甘苦心中明白。

哪个孩子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女儿也不例外,发热,咳嗽,吐泻一样没拉下过,只不过父母身为儿科医生,大抵知道疾病袭来时,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淡定再淡定。

比如,低热、有感冒症状,多喝水,多休息。

高热,对乙酰氨基酚满4-6小时重复使用,发热2-3天挺常见的,只要孩子精神不错就不怕,疾病总要有个过程,心里再急,夫妻俩倒也不会相互埋怨,同行理解万岁。

再热不退加上咳嗽了,这个倒要警惕。查个血常规听听心肺是否正常,如果白细胞高加用抗生素口服,隔一天热还不退,咳嗽加剧,肺部有湿啰音,则考虑肺炎,再给相应治疗也就好了。

这样一大轮折腾,换了别人,肯定折腾一大堆。幸亏孩子都是自家人带,夫妻俩也很明白,这很正常嘛,疾病就是这么一个变化的过程。当然了,大多数时候,女儿发热都是没用药,两三天就会好了。

不过,回忆整个育儿历程中,咱们俩儿科医生也有不淡定的时候,想起来甚至是有些心有余悸的。

那是女儿刚断奶,我们夫妻都要值夜班,孩子又没到上托儿所的年龄,所以没空时孩子就放在乡下奶奶家。小毛小病电话遥控指挥护理,儿科常用药也常备着,日子倒也过得飞快。

转眼孩子一岁多了,突然在某天晚上,孩子奶奶电话打来,说女儿不知怎的,就是大哭,平时哄哄就行了,今天从下午起哭哭停停,怎么哄也不行,到半夜实在觉得不对,让我们去看看。

接到电话,夫妻俩心急火燎,孩子不在身边,不知啥情况,何况也知道女儿平时很乖好带,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她奶奶知道我们辛苦,肯定不会半夜三更打电话,必定是拖了很久实在熬不过去了才打了这通电话。

那时刚工作不久,比较拮据,还没买车,打车软件也还没出现,半夜三更好不容易拦到出租车飞驰到乡下,看到孩子,还在那儿抽泣,估计哭的有点累了。

两个儿科医生开始会诊。

首先摸摸前额和身上,烫不烫——很多孩子发热不舒服也会闹,我们一摸,凉凉的,应该没烧。

然后开始问病史:孩子今天有没有吐?下午哭闹前有没有吃过特殊东西?大便怎么样?有没有摔跤?

奶奶仔细回忆后都说正常,和平时没啥两样,上午还活蹦乱跳,能吃能睡,没摔跤,大便早上拉了正常,就下午开始哭闹厉害吐了点食物。下午三点后开始哭闹不止,估摸是哪里疼,孩子又不会说。

对于孩子哭闹,一般要排除生理性因素,比如饥饿,尿布湿了等等。如果有呕吐,哭闹厉害或者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我们儿科医生首先要鉴别外科性疾病,比如肠套叠等,平时值夜班时也经常碰到。

于是首先由我摸女儿腹部。孩子哭闹不配合,我没摸到包块。不过,一个儿科医生没法判断,还有另一个嘛——爸爸出场,再摸腹部,孩子继续哭闹。

两人对视,知道现在两人都没办法鉴别,再看看孩子也没疝气等情况,因为一部分孩子可能疝嵌顿也表现哭闹;另外孩子也没外伤,也不像头痛之类……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已然无计可施,医院做些检查,比如查个血看看有无炎症,查个大便,做个B超看有无同心圆鉴别肠套叠。

看孩子还在哭,我就去拿她最喜欢医院检查,因为举得高,突然发现女儿想举手拿小兔,可却只能抬一下手,她平时可是夺得很快的呀!仔细再试,发现女儿左手握东西没问题,也能稍微上抬手,就是不肯举左手,马上意识到是不是孩子桡骨小头半脱位了?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大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常见的是大人领患儿上台阶时,牵拉胳膊时出现;还有用双手牵拉幼儿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时由袖口牵拉幼儿腕部;孩子在床上翻滚时,身体将上肢压在身下,迫使肘关节过伸等外力造成。

但刚才问过奶奶都没有这些情况啊,无缘无故好像不大可能呀,再仔细让奶奶回忆,如果脱位大多有外力的,经过这么一提醒,奶奶说下午隔壁邻居看女儿可爱,和女儿逗着玩,拉过孩子手,还抱过女儿,后来女儿就一直哭,还以为孩子认生,所以哭。

我们恍然大悟,桡骨小头半脱位可能性很大。

医院,凌晨两三点麻烦骨科同仁看看,经检查考虑桡骨小头半脱位,予以手法复位。女儿哭闹久了,再复位一折腾,复位好再试试让她上举拿东西,她也不愿意,迷迷糊糊睡了,也看不出,反正不闹了安稳了,还是回家吧。

孩子就睡在身边,我们夫妻俩却辗转反侧——如果今天值夜班碰到这样哭闹的宝宝,家属提供了邻居拉手史,又观察到宝宝手不能上举就诊,预检的护士应该就直接就去骨科了。

而如果像我们这样,没想到这方面情况,看孩子手能握东西,问啥啥都没异常,就是哭闹,我会不会就让患儿去查血、查大便、做B超了?如果其他检验正常,血白细胞稍高,孩子可能本来有点感冒,是不是会当感冒孩子不舒服?如果放孩子回家,这是不是漏诊误诊?这样一想,我哪里还睡得着,活活睁眼到天亮。

再看女儿,也醒了,我们连忙拿东西再试试。昨天她睡了我们没看到抬手还是不放心,医生大概是职业病,就是这么胆小。担心什么来什么,几次试下来孩子的手只能抬高一点点,小兔举得高,她想拿就是抬不高,虽然不怎么哭了,但看来还是没复位成功。

夫妻俩一商量,从昨天下午脱位到现在了,还是要尽快成功复位,我们医院,骨科以成人为主,儿童只是兼带,医院吧,那里专看小儿骨科,实践更多。但两人还需上班,现在与其他同事仓促调班也实在不太方便,只好算了,还是再医院吧,医院。

天亮了,骨科的白班医生也来了,也就算换了个骨科医生试试。于是一早我们又火烧火燎赶到骨科,白班医生检查一下,再施予手法复位,我们夫妻心情忐忑,再拿小兔子试了一次,复位成功,立竿见影,孩子举手自如,我们心里的两颗石头终于落地。

在这次经历后,当我再接诊哭吵婴幼儿,这点是绝对不会忘记了,虽然这个概率很小,至今还没碰到过,但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虽然自己现在已是儿科高年资医生,却自觉胆子越来越小,说话越来越啰嗦,病人临走还不忘叮嘱几句:肚子痛的,如果疼痛加重或者部位改变右下腹的,要及时就诊;发热不退的,呕吐多,精神不佳要及时再看等等……毕竟医生看病只有这么几分钟,家属自行观察病情变化是很重要的,而且自己孩子的情况其实自己才是最了解的。

最近看一网友吐槽:“看一下脱臼就一百大洋?这是抢钱吗?”实在觉得这医患关系真的真的不好缓解啊。读医学是耗时最长的,辛苦自不必说,但其中的技术含量怎么样只有我们自己深刻体会。

有时候所谓术业有专攻是有道理的,我们两个儿内科医生,哪怕诊断很明确,但面对自家孩子脱臼也是无能为力。手法复位,看着是很简单啊,人家骨科医生就这么几分钟好了,但谁能体味一招一式均是十年磨一剑啊!

作者简介

姚依茵,儿科副主任医师,就职于上海交通医院南院,擅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

责任编辑:小贫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yxfepd

easyhi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