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笔记丨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4 [复制链接]

1#

(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指病机,阳微是上焦的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指的是寒甚,寒饮内停。正因为阳虚,阴寒之邪就要上乘阳位,停留在胸中,使得胸中闭塞,阳气不通,造成了胸痹心痛。

(2)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主症: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是胸中阳气闭阻不通,被寒饮堵在那里,阳气不通,所以出现胸背痛。短气即呼吸困难,与痰饮堵在胸中有关。上焦心阳虚,阴寒内盛,中焦的痰饮影响到上焦,寒饮停聚胸中出现了胸痹。栝蒌能通阳、祛痰、开胸,使得痰和气能下降。薤白通阳散结,使胸中气血通畅。白酒温通活血。

(3)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条文加了胸痹,说明有主症:喘息咳唾,胸痛痛,短气。而现在胸背痛更加严重,称为心痛彻背。为什么疼痛加重?主要是痰饮更多,痰饮壅塞于胸中,所以病人从心胸部位牵引到背部疼痛,并且咳嗽、气喘、痰多,难以平卧。在上方基础上加半夏祛除痰饮。如果痰很多,可以加陈皮、茯苓(二陈汤意)。痰阻气机,后面可能血脉也不通,可以加桂枝、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

(4)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中有痞闷闭塞感,觉得胸中有气结在那里,所以胸闷。胁下还有气冲上来,一直冲到心。因为胸中痞塞,故用枳实消痞。气结在胸,胸闷,故用厚朴除满。胁属肝经,肝位居下焦部位,下焦有气上冲到心,故用桂枝降逆下气。栝蒌、薤白为治疗胸痹专药。这是属于实证的。

如果是虚证,不是胸中气结,而是胸中气虚,病人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心阳不足,胸中气虚,故用人参补气,通过补阳气、散寒邪,从而治疗胸痹。白术、甘草帮助人参补气,干姜祛寒。如果用人参汤治疗,说明胸痹病情比较缓,且有四肢不温、少气、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弱等气虚症状。属塞因塞用。

(5)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胸中气塞,气不通了,可以出现短气症状。《肘后》《千金》谓“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这句话指胸中气机郁结,胸部胀闷,喉咙好像有东西塞住了,有一点动,有一点痒,喉咙很难受,嘴巴有唾沫吐出来,说明有痰气堵在胸中和咽喉。胸痛很轻或没有胸痛,主要是胸闷、短气,主要是痰、气不通造成的。有痰,气机不畅,故用茯苓祛痰饮,杏仁宣散肺气,甘草调和药性。如果以气机不畅为主者,可以用橘枳姜汤治疗,橘皮宣通气机,枳实下气,生姜下气化饮、和胃降逆。

(6)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本条指胸痛情况很紧急,疼痛剧烈,很危重,心阳衰弱,又有寒湿侵犯,用大附子温里祛寒、通阳止痛,再加苡仁除湿祛痰,使阳气通,寒气除,痰湿祛,胸痹得以缓解。

(7)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心中痞,即胃脘部胀闷,有闭塞不通的感觉。诸逆,指各种病邪往上冲,主要还是痰、寒、气往上冲,使得心脏有一种牵引作痛的感觉。悬痛,可理解为牵急而痛。可以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因为桂枝降逆下气温阳,针对各种邪气往上冲逆。生姜能降逆下气,还能化痰祛水。枳实降气消痞,针对心下痞。气下去了,心痛就得到缓解。

(8)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本条说明心痛相当严重。心痛牵引到背,背痛又牵引到心,说明阴寒之气严重,还有四肢逆冷、脉沉这些症状。因为上焦阳虚,阴寒之邪影响到心,所以要温阳散寒,峻逐阴邪,用乌头、附子、蜀椒、干姜温阳祛寒止痛。赤石脂能收敛阳气,因为热药都是发散的,过分的发散也会伤气,故加赤石脂,使散中有收,而且可以固脱。

(9)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未下者,下之*自去。本条从腹满来辨虚实。腹满按之不痛,往往是脾胃虚寒,运化无力,这时宜塞因塞用。如果是腹满,按之很痛,拒按,说明是实证,可以攻下。实证患者舌苔*说明有里热,有宿食积滞,可以用承气汤类攻下。

(10)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腹部胀满,按之不痛,有时减轻,有时发作,这是脾脏虚寒的缘故,脏寒生满病,可以用温脾药物治疗,如理中汤。

(11)病者痿*,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下不止者,死。病人的面色枯*黯淡无神,即失神,预后差。躁而不渴,说明体内没有热,但病人烦躁不安,体内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本病复杂在胸中寒实而利下不止,胃中有寒实内积,又有阳虚下利,寒实要攻下,阳虚下利要温阳止泻,攻下则下利更甚,止泻则寒实更甚,这个情况属邪盛正虚,加上失神,故仲景谓此为死证。

(12)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脐周属脾所主。体质弱的人感受风寒邪气,影响到脾胃功能,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大便不通,出现绕脐痛。误下后,胃气与苦寒药物相抗衡,如果胃气强盛,就能承受攻下药物的损伤,而不致发病。如果胃气弱,不能承受攻下药物的损伤,就变成了痞证,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治疗。

(13)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本条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满,又有发热,时间比较长,脉浮主表,数主热,说明还有表证未解。饮食正常,说明病位在肠,不在胃,以方测证,还有大便不通症状。故重用厚朴半斤除胀满,枳实下气,大*通下。又有发热脉浮数等表证,故用桂枝汤去芍药解表。因为腹满而不痛,故去芍药。本方表里双解,是厚朴三物汤合桂枝汤的加减。

(14)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脾肾阴寒之气较重,腹中肠鸣辘辘,腹痛剧烈,这是因为阴寒邪气入腹,寒热交争所致。脾肾阴寒之气上逆,不仅腹痛,还出现了胸胁逆满、呕吐。用附子温阳散寒,解“腹中寒气”。半夏降逆下气止呕吐。甘草大枣缓急止痛。甘草大枣粳米调和诸药,解附子、半夏*性,且能补脾胃之气。

(15)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腹痛并且大便闭结不通,用厚朴三物汤。重用厚朴8两,枳实5枚,说明本病主要以气闭为主,不是以热结为主。关键在于行气通便,促进肠蠕动,使大便畅通。我的临床经验就是腹痛、大便不通,而舌苔不*燥,说明里热不重,这时重用厚朴行气为主,方简效捷。

(16)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心下实际上是剑突下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是胆、胰腺的位置。心下部位胀满疼痛,拒按,呕吐不止,大便不通,常见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这个属于少阳阳明并病,少阳是胆,阳明是胃大肠,舒畅少阳之气,排出阳明积滞,心下满痛就能缓解,故用大柴胡汤。这是实证,故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人参、甘草。本病有实、有满、有痛,故加大*泻实,枳实消除胀满,芍药缓急止痛。大柴胡汤中增加生姜量(5两)以止呕。

(17)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腹满持续不减轻,说明体内有积滞,积滞不去,腹满就不会减轻,必须用攻下。腹满时减的,往往是虚胀。腹满不减,即使减轻也微不足道的,就是实满。

玄明粉是芒硝经加工而成的,比较精细,泻下作用没有芒硝厉害。

(18)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我认为这个就是胆道蛔虫下。心下部位剧烈疼痛,呕吐,吃不下饭,腹中有寒邪,蛔虫窜到胆道里,有时腹壁会鼓起来一个包,里面有虫在动,腹痛拒按。用蜀椒温中散寒杀虫,干姜温中,人参补气温中,称之为温脏驱虫。加胶饴缓急止痛。《金匮要略心典》谓“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阴凝成象,腹中虫物乘之而动也。是宜大建中脏之阳,以胜上逆之阴,故以蜀椒、干姜温胃下虫,人参、饴糖安中益气也”。

(19)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宜大*附子汤。胁下偏于一侧疼痛(也包括腹部)。脉紧而弦,主寒主痛。是里寒又有积滞造成的胁下偏痛。寒积在体内,阳气被郁而化热,出现发热。寒积在体内,宜温下。有寒,故用附子、细辛。有积滞,故用大*。

大*附子汤和麻*附子细辛汤只是一味的不同。麻*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寒邪直中少阴肾,少阴有寒要用附子,发热说明还有表证,故用麻*解表,细辛既助附子温经散寒,又助麻*发汗解表。本条无表证,故不用麻*,寒积在体内,阳气被郁而化热,要温下,故用大*。

(20)寒气厥逆,赤丸主之。阴寒之气太甚,造成了四肢厥逆,可能伴有腹痛、呕吐。故用乌头、细辛温散寒邪,半夏、茯苓祛水饮止呕。内朱砂为色可镇心安神。

(21)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说文》“疝,腹痛也”,古人认为疝是寒气积聚的腹痛,不是现代所谓的疝气。脉弦紧主寒主痛,阴寒内盛,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就会怕冷。寒邪损伤胃阳,就不想吃饭。寒邪与正气相互抗争就发为寒疝腹痛。发作的时候,绕脐痛,疼痛剧烈,身上冒冷汗,手足厥冷,属里寒腹痛,要用大乌头煎治疗。即乌头+白蜜。煎服法重要。

(22)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本条的寒疝腹痛是血虚引起的。胁部为肝经所过之处,肝血亏虚,血不养肝,故胁痛。血虚不能荣养经脉,故腹部拘急疼痛。用当归补养肝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补虚养血。产后血虚受寒导致的腹痛,也可以用本方治疗。

(23)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因为受寒腹中痛,四肢厥冷,故用乌头温经散寒。本病不仅有里寒,还有表寒、营卫不和,出现手足不仁、身疼痛,故配桂枝汤调和营卫。

以上是治疗寒疝的三个方,区别在于:寒邪重,腹痛剧烈,出现肢冷,冷汗出的,就用大乌头煎。寒疝腹痛,血虚有寒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有大乌头煎的症状,又有手足不仁、身疼痛的表证者,用乌头桂枝汤。

(24)《外台》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风寒邪气侵犯到内脏,腹中拘急疼痛剧烈,不能翻身转侧,寒邪内攻肝经,可以产生阴缩。手脚冰冷。重用桂心暖肝散寒。

(25)《外台》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本病是由于感受了外来寒邪,突然导致心腹疼痛,或心腹两胁疼痛,即太阳和少阳同时受邪。寒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但有时不光损伤了太阳经,还累及了少阳经,所以出现脘腹或两胁疼痛,故将两方合在一起。小柴胡汤调畅气机,透表和里,配桂枝汤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并且方中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和解,即和其里,解其表。

(26)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着,即停留、停着。肝藏血,肝脏的血脉停着不通,称肝着。肝脉布两胁,络于胸,肝着的病人,由于肝脉的气血不通,故喜欢用手来敲击胸胁的部位,使自己感觉舒畅一点。当肝着还没有很严重的时候,病人往往喜欢喝热汤,这样可使气血运行较为通畅,因为热汤有活血作用。用旋覆花通肝络、行气血。新绛活血化瘀。葱通阳气而散结。气血通行,则肝着愈。新绛可用红花或茜草代替。

旋覆花汤是治疗血瘀在肝经所造成的肝着,因为肝着瘀滞以后,病人会出现胸胁疼痛,本方可起到行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叶天士在治疗胁痛或肝病时,往往会用本方,称为辛润通络法,加当归辛润通络养血。还可加赤芍等养血药。

(2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趺阳脉属胃经,脉浮说明胃热强盛,脉涩说明脾阴不足。脾阴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则小便频数、大便干燥。故用麻仁、芍药、杏仁滋脾阴、润下通便。合小承气清胃热。类似于现代习惯性便秘。我的经验这种脾约证不能用汤药。宜用丸剂。

(28)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肾受寒湿,着而不去,称肾着。腰为肾之府,实际上是寒湿之气留着于腰部。主症:身体重,腰中冷。寒湿为病,湿性重着,故身体重。寒邪伤阳,故腰中冷。水湿侵袭,如同坐在水里。没有热邪故不渴。小便很通畅,说明不是膀胱的问题。饮食正常,说明不是中焦脾胃的问题。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呢?劳累后汗出很多,没有换干衣服,水湿之气从毛孔进入身体,时间长了,寒湿之气留着于肾之外府腰部,造成腰部冷痛、沉重、下坠。故用茯苓利湿,白术燥湿,干姜散寒祛湿,甘草调和药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