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任何一种手术,首先要掌握的都是其解剖要点,解剖就如手术的根基,根基不稳,术中必将「大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夯实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所需要掌握的解剖要点。
以往在教科书中见到的解剖图是「前面观」,而腹腔镜的视野则不同,分为腹膜切开前及腹膜切开之后的视野。
1
五条皱襞
脐中皱襞:正中线,膀胱底部到脐之间形成的皱襞,是脐尿管闭塞后的残留痕迹;
脐内侧皱襞(2条):脐动脉表面的腹膜皱折,位于脐中皱襞的两侧;
脐外侧皱襞(2条):腹壁下动脉表面的腹膜皱折,位于脐内侧皱襞的外侧。
2
三个陷窝
膀胱上窝:位于两条脐内侧皱襞之间,是膀胱的位置,前方有腹直肌保护(不能打开此处的腹膜);
内侧陷窝:位于脐内侧皱襞与脐外侧皱襞之间,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
外侧陷窝:位于脐外侧皱襞的外侧,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
3
两个间隙
Bogros间隙
年,由巴黎大学,法国Bogros提出,初衷是用于寻找下肢血管结扎的入路。
Bogros间隙又称腹股沟区后间隙,腹膜外筋膜深层与壁腹膜之间的间隙,即腹膜前间隙。其前方是腹横筋膜,深层是壁腹膜,外侧是髂筋膜,内侧部分髂血管,外侧部分髂腰肌与股神经。
腹膜前间隙重要结构:肌耻骨孔、腹股沟管、精索、腹膜前环、血管及神经。
Retzius间隙
年,由瑞典解剖学家Retzius提出,又称耻骨后间隙、膀胱前间隙、耻骨膀胱间隙,是泌尿科(前列腺)手术的入路;
双侧Bogros间隙之间腹横筋膜和腹膜外筋膜浅层之间的间隙,在耻骨后的部分。
前界:耻骨联合、耻骨上支、闭孔内肌筋膜;后界:膀胱;两侧界:腹壁下血管及输精管/子宫圆韧带;上界:壁腹膜折返至膀胱上方;下界:(男)盆膈与耻骨前列腺韧带,(女)盆膈与耻骨膀胱韧带
4
肌耻骨孔
内界:腹直肌和Henle韧带(腹直肌外缘向耻骨结节延续);
外界:髂腰肌、髂筋膜;
上界浅层:腹外斜肌;
上界深层: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界:耻骨梳韧带及耻骨肌。
通过以上文字,想必是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所要掌握的解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术中如何辨别?如何处理?为了更好的将术中相关解剖要点还原于术中,对术中解剖要点深入学习,丁香公开医院普外科何子锐老师,精心打造了:《全盘掌握「TEP」》通过实战案例,从术中解剖要点到手术技巧,逐步提高专业Level,带你真正玩儿转TEP!
长按图片识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