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践行初心使命坚守医者仁心东明县胡庄卫生服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牡丹晚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胡修旺本报特约记者郭旭晗本报通讯员张国华

题记

9月24日,时值秋分,伴着凉爽的秋雨,我们走进东明县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紧凑而又别致的建筑矗立院中,正在建设中的综合楼施工现场紧张有序;门诊楼上的病人络绎不绝,医生们认真诊疗;病房里干净卫生,护士们忙着进行各种治疗操作……记者所到之处,医生态度和蔼,问诊仔细;护士满面笑容,服务周到。一位看病的老人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的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有特色,设备先进齐全,医护人员服务热情,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的变化与五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五年的风雨兼程,五年的沧桑巨变。五年来,胡庄卫生服务中心从零起步,默默无闻,执着追求,历尽艰辛曲折,攻克难关,抢抓机遇,在艰难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五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间,然而正是这短短五个春秋,一所开始不起眼的卫生服务中心自我加压,挑战风险,开始了新形势下的创业之旅,在涅槃之舞中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不俗业绩令人瞩目。从它跨越式发展的脚步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改革与创新的丰硕成果,更多的是创业者思想的坚韧和理念的执著……

屈指算来,胡庄卫生服务中心从困境中走出,实现跨越式发展,整个历程只有五个春秋。在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短短五年的发展历程中,虽没有惊天动地之举,但不乏历历可陈之事。目前,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住院治愈、好转率均高于90%,病床使用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总资产比年增长%以上;业务收入由年30万元增加到年的余万元。年至今,年年被评为全县卫健系统先进单位。

五年来,院长杨立平卧薪尝胆,不忘初心,带领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促进了该中心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院长杨立平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五年风风雨雨,五年春华秋实。然而,当记者与杨立平院长面对面交谈时,他执意不让写他自己,一再叮嘱: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功在大家,要写就写集体,不要写他个人。无奈之下,记者只好将笔触转向胡庄卫生服务中心跨越发展中的亮点。

深化管理,为跨越奠基

做事业如博弈,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于一所卫生服务中心来说,谋势就是改革与创新管理机制。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只有努力把握每一次机遇,在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适应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此,以杨立平为院长的院委会一班人着眼胡庄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站高一级,看远一步,想深一层,创新管理,夯实根基,以清晰的思路带领胡庄卫生服务中心走出“四步好棋”。

从我做起,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年新一届胡庄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认为,只有院委会一班人政治过硬、立党为公才能加快发展。他们坚持把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作为一项制度抓紧抓好,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完善制度,凡涉及到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干部任免等重大事宜,都要由院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实际给干部定目标、加压力,规定所有职能科室的中层干部全部深入一线科室兼职,每天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监督工作,进一步转变了中层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促进了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

以制度立院,向管理要效益。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针对经营亏损、入不敷出的现状,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科主任负责制,启动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和完善了20余项管理制度,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一切开支都要按照“拟定计划、公开招标、专家论证、货比三家”的程序办理;中心设备购买、药品采购、基建承包等一律引进招标机制,坚持公开透明的阳光操作。管理的创新,使卫生服务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快步入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轨道。

原来的胡庄卫生服务中心规模小,用房面积不足,特别是门诊太拥挤,相关科室也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严重制约卫生服务中心的生存和发展。经院委会研究,请示相关部门,征地27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新建医养楼和综合病房楼,投资余万元,现正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年底将投入使用。

实施人本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建立一个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发全院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中心的凝聚力。胡庄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医疗服务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岗位留人、技术留人、工作留人原则,不养闲人,不养懒人,逐步做到了人员能进能退、岗位能升能降、收入能增能减,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了全中心职工的潜能,增强了中心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采访得知,该中心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设立便民惠民门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便民惠民服务,落实两免两减半、一站式结算和住院二次报销政策,为贫困人口建立档案,发放“明白纸”,并进行免费签约。组织健康查体,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免费救治(筛查)。去年,门诊就诊人次,优惠减免元;住院人,优惠减免.92元,累计减免金额.72元。

以患者为本,建立以医疗为中心的运行体制。胡庄卫生服务中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革一切不适应现行医疗运行的体制,使入院治愈率、住院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医疗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形成行政后勤围着临床转、临床围着病人转的良好局面,实现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跨越式发展。

日前,该院内科收治一名60多岁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当时患者在入院前1小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神志模糊,生命危在旦夕。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大面积脑梗塞,该院内科立即组织多名本院骨干专家讨论并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连续18个小时精心治疗,病人逐渐脱离生命危险,现在身体康复得很好。患者见人就说,多亏及时就诊,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激活创新,为未来铺路

走出制约发展的人才“瓶颈”,加速重点学科建设。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把人才作为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关键,靠体制机制吸引人才,每年选派5名技术骨干到高等院医院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使各科有能人,科科有新秀。目前,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6人,全科医生6人,设有内科、外科等10余个临床科室。同时,胡庄卫生服务中心依托省、医院为技术后盾,突出自己的专长和特色,狠抓中医科、检验科、痔瘘科等各种专科特色建设,树立专科优势。

走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加快高新技术项目引进。胡庄卫生服务中心多方筹措资金,引进现代化医疗设备。目前已拥有大型CT、多功能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超、四维彩超、CR、骨密度检测仪等大中型诊疗设备30余台,为中心诊疗质量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胡庄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人才、设备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小儿疝气微创、中医科、妇科、儿科等,在周边县区处于领先地位。该中心现设有内科、妇科、小儿科、中医科、放射科、彩超室、检验科等1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和其他科室,科室设置齐全。

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胡庄卫生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开了医疗服务承诺,公布了监督电话,设置了意见箱、意见簿,每月组织人员深入病房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定期向出院患者发放征求意见卡,并聘请社会监督员,接受患者和社会群众的监督,有效提升了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形象。年以来,胡庄卫生服务中心收到患者表扬信多封、锦旗46面。

春秋轮回,岁月如歌。已经走过五年风雨历程的胡庄卫生服务中心,不曾有哪个时段像这五年那样充满生机与活力。面对未来,院长杨立平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再续胡庄卫生服务中心的新辉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