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多跑一次撬动浙江医疗改革,省级医院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近日,我省召开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现场会,医院纷纷推出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等举措,本报记医院,今天首批刊发10医院的改革新举。

医院

深入布局智慧医疗

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浙江大医院近年来在就医流程的优化上做足了功课。凭借互联网技术的东风,让信息跑代替患者跑。

在浙江台州,66岁的沈大伯体会深刻。去年年底,沈大伯因上腹部持续胀痛来浙大一院就诊,症状缓解后回家休养。最近,沈大伯又感餐后上腹胀痛不适,这回他通过手机挂号在“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视频问诊,预约了胃镜检查,顺利完成检查后回家,医院复诊,线上支付药物费用后,沈大伯在家中收到药品。这对腿脚不方便的沈大伯来说,免去舟车劳顿,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得益于浙大一院在年2月16日上线的“医院”。目前,该线上分院共有“分级诊疗平台、护理学院、国际影像会诊中心、国际病理中心、慢病管理中心、老年病管理中心、处方审核和药物治疗管理中心”7大平台,实现了医疗服务的全流程再造,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化、面向受众的在线医疗模式。

足不出户完成线上就诊,医院的核心理念。目前,已开设13个专科及专家门诊,从门诊预约到诊间问诊再到用药配药,“医院”突破时空局限,一步都不用走,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继打造线上院区“医院”后,浙大一院又率先推出“信用就医”,实现患者就医的线上付费,线下自助机支付,可凭借信用免押金借用“共享轮椅”、“共享充电宝”等。若芝麻信用分以上,还可获元额度的医药费垫付金,解决用户排队缴费时间长和临时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今,医院推出的诊间结算,让患者手机一扫,就能付掉检查费,并约到当天的B超检查。

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教授说,医院正在建设的余杭院区正在与医院。“医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刚性需求的健康保障。有了生物识别扫脸技术,对确认患者身份、联系家属、抢救等系列医疗流程来说都节省了宝贵时间,将来必将成为医疗‘最多跑一次’的最新尝试。”

医院

全方位便利化服务

浙江大医院通过院内改造就医全流程、力推日间手术,院外搭建移动健康咨询平台,实现百姓院内院外看病就医少跑腿、更便利。

在浙医二院门诊大厅,记者发现这里的自助机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建档、预约、挂号、查询、充值、结算等服务,还首医院实现发票自助打印。台自助服务终端代替人工,使得人工窗口从25个缩减到14个。如今,门诊自助预约挂号、自助结算均达到1.1万人次/天。

目前,医院还在研发更多的快捷、便利的自助服务功能,准备推出的“自助住院系统”将实现入院、押金充值、一日清单打印、出院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机器换人”,让院内所有就医流程无盲区覆盖。

在治疗流程上,浙医二院自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日间手术,制定规范的流程,不断扩展手术病种,目前已开展80多种,去年日间手术量已达近2万台,占住院手术总量24%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为术前检查开通了“绿色通道”。

“日间手术基本能保证在2周内完成手术,大部分科室一周内就能完成。它不仅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感染概率,术后‘快速康复’,还能为患者省下不少费用。”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近期,他们正在开展新一轮的日间手术准入评估,预计今年的日间手术病种将过百。

“全数据互联互通医疗平台”之路也在让浙医二院的“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如依托“浙二好E生”平台,浙医二院已有位主治以上医生实现了移动化办公,为省内外患者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查询检查检验报告等医健服务。

此外,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平台北至新疆,南达三沙,连接着全国10余个省市、家协作医疗机构。“我们首创的全国首家‘国际知名医疗机构-浙医二院-医院-乡镇卫生院’四级远程网络,正是以互联网+医疗数据标准化建设和院际数据交互为基础,医院之间各种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医学级的互联网医疗,从而为患者带来全方位、一体化、便利化服务。”王建安说。

医院

“云”医院看病更省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不断改造医疗服务流程,搭建“掌上”矩阵、率先医院背景的“云”医院,使得百姓就医实现了“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让看病更省心、就医少烦忧。

搭建“掌上”矩阵,缓解“挂号难、看病烦”。年,医院在国内率先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打造了国内首个全流程移动化智慧医疗服务系统。此外,医院形成以邵医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