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是众多抗击疫情医务人员中的一员;世界上没有技术精湛的天才,只有精益求精的普通人,他是全国领先的疝外科团队的带头人;他践行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诺言,为解除患者的疾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善行天下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杨军(左)正在为疝病患者进行手术。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杨军,46岁,儿外科医生,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同时担任郸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25年来,他不忘初心,坚守基层,脚踏实地,务实创新,以精湛的疝病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杨军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记事起,母亲就经常生病。受这些因素影响,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当一名医生。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郸城县妇幼保健院,从事儿外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临床实践中,他发现小儿外科治疗领域存在很多空白,经积极筹措,多方协调,豫东地区首家以治疗儿外科疾病为主的专业科室诞生,完成了多项高难度儿外科手术。
儿外科有个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疝气,医院大多遵循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切口长、创伤大、时间长、花钱多,而且术后容易复发,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精神痛苦。
杨军开始带领团队潜心研究、不断创新,专攻小儿疝气治疗。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如今,郸城县妇幼保健院疝气治疗科已经成为郸城县的一张名片,已经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科室。许多周边省市的患者慕名而来。
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年疝手术量达台次,日手术量最高达台次,年疝手术量和日手术量居全国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他领导的疝外科团队累计完成疝手术量23万余例,他主刀完成各类疝手术4万余台次,创造了全国疝疾病治疗史上的奇迹。
科技创新追求极致
杨军率领的疝外科团队于年12月荣获全国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北中国区第一名,今年5月取得了首届全国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是唯一一家县级单位获此殊荣,其余获奖者均来医院。这次大赛再一次证明了郸城县妇幼保健院不仅疝手术量全国第一,疝手术技术也是全国领先。
创新引领未来,科技惠及民生。在创新“疝疾病”治疗术式方面,杨军带领团队不畏劳苦,克难攻坚,先后到北京、上海、医院观摩学习,搜集资料,请教“疝和腹壁外科”治疗专家,进行技术论证,最终成功研究推出“微创治疗小儿疝疾病术式”,手术切口从原来3厘米到现在0.5厘米,时间从原来半小时到现在3~5分钟,以前是住院手术,现在是日间手术,当天治疗,当天出院,恢复快、复发率低,且手术费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大减轻了病人的负担。
24年来,杨军抱着“刻苦钻研不停步,拓展创新再提升”的斗志,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技术,在理论上为全国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撰写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42例体会》《大黄牡丹汤加味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例效果观察》《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90例效果观察》等多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年4月,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界首届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上,他作了《医院李金斯坦手术15年经验总结》为题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轰动。鉴于成绩杰出,年5月他所带领的疝病专科团队被“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吸纳为会员单位。年3月,作为全国疝和腹壁外科专家组副组长,杨军参与制定了《中国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规范流程专家共识》一书。年6月,他主持的《生物补片在儿童和青少年腹股沟疝应用的临床研究》课题获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资金项目。
杨军(前排左二)向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监察专员王谦(前排右二)介绍科室发展情况。
前来参观学习的专家一致认为,郸城县妇幼保健院疝病专科已将我国小儿疝病手术做到了极致。通过20多年努力,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把一项技术做到极致,达到高精准度、高熟练度,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杨军堪称医学界的医学匠人。
“作为一名医疗科技工作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医院,惠及更多患者。”杨军向省卫健委申请将郸城县妇幼保健院作为河南省小儿疝气培训基地,计划最近1~2年时间培训近名医生,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门技术,服务更多患者,“这也是我的初衷”。
健康扶贫医者大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杨军经常带领团队下乡开展义诊活动,深入家庭、社区、学校,进行健康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让老百姓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防病治病的理念,尽量做到少生病、不生病,得了病能够及时治疗,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自年11月至今,他带领团队先后为郸城县的8个乡镇、个行政村约18万群众全面进行健康扶贫义诊活动,被郸城县委、县政府授予“健康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军推着行动不便的患者进病房。
他带头承办了“善医行、疝医行”全国大型慈善义诊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6名疝和腹壁外科疾病专家、学者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近百名疝疾病患者进行了免费诊断、免费手术,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年,杨军团队主动与周口市卫健委、周口市红十字会、周口市电视台联合发起并承办了“双千活动”,为周口市名留守老人和名留守儿童免费进行疝气手术治疗,赢得周口市疝病患者的良好口碑和社会声誉,杨军也因此被授予“周口市年度最美公益人物”。
在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杨军对口帮扶了一个贫困户。通过4年帮扶,贫困户家中4口人有3口人有了可观的收入,全家实现了脱贫致富。帮扶对象的儿子在杨军的帮助下已大学毕业并在上海找到了工作,小儿子通过接受技术培训,外出打工做外墙保温,收入可观。
杨军表示,作为一名科协人,实现优质医疗技术、医疗资源下沉、普及,要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学技术普及,努力在实现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发勇为,砥砺前行。
生命相托不负所望
“取得今天的成绩和杨院长带头苦干、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郸城县妇幼保健院钱立印医生说,“有一医院做完手术,因为路远,当天回不去。杨院长查房时看到他一个人,便买了吃的给他送过去。老人回家时千恩万谢,感觉在这里受到了关怀。”钱医生告诉记者,杨院长平时会给很多家庭困难的患者减免手术费,他经常说,医者仁心,不能因为病人家庭困难就不给治疗,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解决患者的病痛。
疫情期间,杨军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年2月19日上午,同事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扭头一看,杨军栽倒在地上。经过紧急救治杨军才慢慢苏醒过来,随后同事们才得知,原来是前一天晚上,杨军看报道得知全国有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他心急如焚,一夜未眠,医院的医务人员零感染,加上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长时间睡眠不足,导致身体极度疲劳,血压骤升,造成昏厥。
因此,他成为孩子作文中的“最美逆行者”。平时忙于工作,对家庭的照顾少之又少。提起家人,杨军满是愧疚。他的孩子向他“抱怨”:“我上小学的时候你不知道我的教室在哪里,开家长会你从来没去过。”但他的孩子依然以他为傲,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是最美逆行者。”
“生命相托,责任所在。”杨军将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为病人治病上,“郸城县妇幼保健院疝气专科像我的孩子一样,一点点抚养长大,倾注了我20多年的心血。将来,我会带领团队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将疝气技术推广普及,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服务。”(胡东昌、李霞子)
来源:河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