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治寒湿病毒5种温法非学不可
TUhjnbcbe - 2022/4/6 16:39:00

一、温胃散寒法

温胃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胃证。寒邪犯胃这个病症有两个特点:一是寒邪的入侵,这是疾病的外因,也是本病的主要因素;二是胃土的虚弱,这是疾病的内在因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首先肯定是胃自身存在着薄弱之处,这样寒邪才能乘虚入侵。所以对寒邪犯胃的治疗,在选用温胃散寒的药物的同时还要辅以和胃补虚的药物,这样才能标本同治,既祛除了外来的寒邪,又弥补了胃土的不足,不给寒邪可乘之机。

张仲景的“大建中汤”就是其中的代表方,由干姜、花椒、人参、饴糖四味药物组成。其中干姜、花椒既能温胃散寒,又能和胃止呕,可以有效去除寒邪引起的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症状;人参、饴糖味甘而能补益胃土,从而增强胃对寒邪的抵抗能力。通过这四味药物的组合,既达到了祛除寒邪的目的,又起到了补养胃土的作用,对寒邪犯胃有着很好的疗效。

除了药物的配伍,张仲景在注意事项中还提出,服药后需要“一日食糜粥”,意思是吃一天糜粥。糜粥指的是煮得很烂的粥,这就提醒我们,用药后胃中的寒邪虽然得到散除,但是胃的功能并未完全复原,所以需要通过糜粥来养胃。糜粥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容易消化,有利于减轻胃的负担;二是易于吸收,能起到补养胃气、促进胃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所以服药后用糜粥调养可以使前面的药物治疗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食糜粥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治疗脾胃病时借鉴和使用。

除了“食糜粥”外,张仲景还提出服药后需要“温覆之”,意思就是要注意保暖。寒邪犯胃的主要病机就是胃土虚弱,寒邪乘虚入侵,服药后入侵的寒邪虽然已经解除了,但胃的抵抗能力还比较弱,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保暖,那么外界的寒邪有可能再次侵入胃部,从而导致病情的反复,所以服药之后还要注意患者的保暖,以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从这些微小之处也不难看出,张仲景对疾病的治疗不但注重辨证选药,还非常重视药物的服用方法以及疾病的饮食、起居的宜忌,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对疾病全方位的、综合的、立体的治疗体系,无怪乎他被后人称为“医圣”。

二、暖肝散寒法

暖肝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肝证。肝为藏血的脏器,所以寒邪侵犯肝脏必然会导致肝中血液凝滞、运行失畅,从而引起肝经分布的区域疼痛,如少腹牵引睾丸疼痛、疝气疼痛等,脉象多表现为沉弦而紧。对此就需要选择暖肝散寒兼能活血通滞的药物,这样才能既祛除寒邪,又疏通肝经气血,从而有效治疗寒邪犯肝所造成的各种不适。

明朝医家张景岳制定的“暖肝煎”就是这样一个方剂,由当归、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枸杞、生姜八味药组成。其中小茴香、肉桂、乌药、生姜暖肝散寒、温通经络,可以散除肝脏和肝经中的寒邪;沉香行气,当归活血,使被寒邪凝滞的气血重新恢复畅通,解除因为气血瘀滞而造成的各种疼痛;枸杞温补肝虚,使寒邪无法再次侵入;茯苓健中补脾,防止疾病向脾脏传变。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肝脏对脾脏起到制约、约束的作用,当外界的邪气侵犯肝脏引起疾病的时候,邪气也会利用肝对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侵犯脾脏,从而导致脾脏疾病。中医上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说法,意思是肝脏疾病容易向脾脏传变。在遇到肝病时要重视补益脾土、增强脾脏的功能,以防止邪气通过肝和脾之间的特殊关系而侵犯脾脏。这也是中医“未病先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温通心阳法

温通心阳法适用于寒邪犯心证。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寒邪犯心则往往导致心脉的痹阻,心脏又位于胸腔之内,所以临床常表现出心胸憋闷疼痛、胸痛彻背等症状。根据症状所在的部位及病机的特点,中医又把这种寒邪犯心的疾病称为“胸痹”。张仲景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一个治疗胸痹的妙方。方中的瓜蒌药性偏于寒凉,本来不太适用于寒邪引起的疾病,但瓜蒌有着很好的宽胸散结作用,这个功效可以有效解除心胸憋闷疼痛、胸痛彻背等症状。如何使瓜蒌既发挥它自身的特性,又能减少它自身的寒性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我们来看张仲景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他用薤白来和瓜蒌配伍,同时又用白酒来煎药,这样配伍有什么效果呢?薤白味辛性温,是一味通阳散结的要药,能有效解除寒邪导致的心脉痹阻,畅通心胸气血;白酒更是味辛性热,能有效扩张血管、增强心脏的搏动、加快血液循环,用它来煎药,可以有效去除瓜蒌原有的寒性。这样一来,整个方剂就成为了一张温通心阳、开痹散结的好方。

四、温肺散寒法

温肺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肺证。肺和人体其他脏器不同,它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又通过气管和外界空气直接相通,是人体中最表浅的脏器,这使得寒邪对肺的侵犯也就更为容易和多见。

寒邪犯肺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肺的部位表浅,因此寒邪犯肺常常兼有风寒表证的症状,如恶寒发热、无汗等;二是风寒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出现咳嗽气喘、痰色稀白等症状。根据寒邪犯肺的这两个特点,治疗时就需要使用辛温发汗和温化寒痰相结合的方法。辛温发汗可以解除肺和肌表的风寒,而温化寒痰则可以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张仲景的“小青龙汤”就是这样一个兼顾表里的方剂。本方由麻*、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八味药组成。其中麻*、桂枝的配伍我们在汗法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通过它们产生辛温发汗效果,可以有效地解除肌表的风寒。

细辛、五味子这两味药一散一收,重点在于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其中细辛辛温发散,可以协助肺的宣发;五味子酸温收敛,可以协助肺的肃降,从而改善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可以说是妙用无穷。干姜、半夏主要温化寒痰,有效去除寒邪侵犯而形成的寒痰,进一步促进肺脏功能的恢复。甘草、芍药益气和血,既能防止辛温发散过度,又能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严谨,丝丝入扣,如果运用得当自然效果显著。这种寒邪犯肺的情况在很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尤为多见。因为老年人阳气衰微,所以肺脏更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从而引起咳嗽咳痰、痰色稀白或咯泡沫样痰等症状,对待这种患者,我经常把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一起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供大家参考。

五、温经通络法

温经通络法适用于寒犯经络证。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一个主要通道,如果人体自身气血旺盛,寒邪一般是无法侵入人体的经络的。但如果人体气血亏损,经络则容易被寒邪所侵犯,导致经络气血凝滞,产生各种腰、膝、腿、足、上肢、颈项等肢体部位疼痛。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的肢体疼痛往往有四个特点。

一是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或刀割样,这是由气血凝滞所造成的。二是往往有拘急感或牵掣感,这是由寒邪的收引特性决定的。三是肢体疼痛遇暖可以减轻,遇冷或气候变化时疼痛会加重,夜间往往会因为疼痛而无法安睡。四是脉象表现为细涩或弦紧。如果经络气血不足,又受寒邪凝滞的,脉象往往表现为细涩;如果气血旺盛而感受寒邪的,则脉象往往表现为弦紧。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祛除经络中的寒邪,另一方面还要适当补益经络中的气血。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福慧增长吉祥安康!

动手指转发、点赞收藏和留言都是善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寒湿病毒5种温法非学不可